-
暑期安全小知识,同学们一起学起来!
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始放暑假 假期安全这根弦也要绷紧 整理了一些暑期安全小知识 一起学起来。
-
暑期研学游:需求更细分,场景再上新
“你家孩子今年出去了吗?”每逢假期,研学游相关话题都会热闹异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研学游火爆热度不减。需求高涨、规模骤增、市场逐步走向细分,共同催生了研学游市场的诸多变化。如今市场发展有什么新趋势?未来在何方?
-
北京教育系统开展“5+5+N”思政教育系列活动
北京教育系统以“5场市级重点活动+5场区级主题活动+N场校级特色活动”为载体,引领全市大中小学锚定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以首善标准落实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求,不断开辟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
02/012023
云端牵手 为纳雍教育注入新动能 ——民革中央“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深耕计划”教师培训活动侧记
“纳雍教育一直是纳雍人民心中的痛点,民革中央没有忘记纳雍,时刻关注着纳雍教育的发展,时刻关怀着纳雍教师,时刻惦记着纳雍的孩子。”前不久,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教师安顺发在参加一次线上直播培训后,伏在案头写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字句激励自己,用全新的态度、先进的理念来教书育人,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进一步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提升纳雍县各层级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由民革中央社...
-
01/192023
关注未来
-
01/192023
“家风馆”里度寒假
春节前夕,山东省高密市纪委监委联合教体局开展“传承好家风”教育活动,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注沟社区的“高密名人家风馆”,了解当地名人的家风故事、认识老物件、书写福字,传承中华美德,度过充实的寒假生活。
-
01/192023
解急难愁盼问题 办人民满意教育 ——从地方两会看教育新期待
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就业压力仍然存在。同时,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储备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匹配,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从长期来看,要让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向上更紧密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另一方面,高校要更好地和社会合作,利用好实习实践等培养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
01/172023
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讲故事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全国积极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各地讲解员纷纷响应号召,带领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用生动的讲解,让青少年了解本地红色资源,了解百年党史中鲜活感人的故事,引领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扬青春岁月。
-
01/062023
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01/062023
激励孩子慎用简单的物质奖励
儿童的成长往往需要表扬和激励,包括适度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位父亲的物质奖励法并不少见,也符合人之常情,没必要对其进行所谓的道德绑架和教育批判。实际上,很多父母对孩子学习态度和成绩的物质奖励,远远大于这位父亲。物质奖励法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教育法宝”,但这种激励如果变得简单化、片面化和奢侈化,额度和频次不断加码,最终有可能成为反教育行为,无助于孩子积极“三观”的建立。
-
01/042023
深刻把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01/022023
促进法带来家庭教育新变化
自2022年1月1日至今,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已经正式施行一年了。一年来,促进法被用来规范、约束、指导家长行为,维护儿童权益,保障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家庭教育现状的明显改变,并推动了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
-
12/302022
十三部门出手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为回应社会关切,加快解决非学科类培训出现的问题,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维护广大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出系统部署。